少林寺,又名僧人寺,位于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南麓,始建于公元495年(北魏太和十九年)。嵩山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寺處少室山腳下的密林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建筑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們通稱的少林寺,以下均稱謂“少林寺”)、塔林、初祖庵(附近有達摩洞)。 少林寺在鼎盛時期規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軍閥石友三火燒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筑統統毀于一炬。僅剩山門、立雪亭、千佛殿等,現在看到的主體建筑都是之后重建的。 “天下功夫出少林”。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后,少林寺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自此少林僧眾習武蔚然成風,代代相傳。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發源地,而少林派,則是武林中范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自古就是國人心目中的“天下武林第一大門派”,天下武學的泰山北斗。 自上世紀80年代電影《少林寺》播放起,少林功夫開始名揚世界。現如今,作為普通游客是很難在少林寺觀看到少林武僧們的演武場面了。游客可以憑少林寺套票(100元),前往少林寺以東約700米處的少林寺武術館觀看少林功夫表演,每次表演約半小時。 少林寺還是我國的佛教圣地,是漢傳佛教“禪宗”的祖庭,公元527年,印度名僧菩提達摩(達摩祖師)經水路航海至中國南部,然后北渡長江進入中原,來到少林,在少林寺后山一帶坐禪傳法,首倡“以心印心””的禪宗教法,并由此確立了少林寺禪宗祖庭的崇高地位。 推薦線路 半日游少林寺-塔林-初祖庵-達摩洞-少林寺武術館表演。多數從洛陽或者鄭州出發前往少林寺的游客,會選擇這條線路。少林寺的格局是典型的漢傳寺廟風格,中軸對稱,進入山門后一路向前走即可,寺內不大,一個小時可以結束游覽。塔林位于少林寺以西約400米,與少林寺之間有條向北的上山小路,可以到達初祖庵和達摩洞。幾處景點相距都在2公里內,可以步行游覽,也可以在少林寺大門處找當地的出租車前往初祖庵,參考車費:5元。 一日游少林寺-塔林-三皇寨。先游覽少林寺,再前往塔林游覽,距離塔林約5分鐘步行距離就是“少林索道”(上站為三皇寨站,但距離景點還有很長一段路),建議乘坐索道前往三皇寨,因為三皇寨游覽至少需要3-4小時。三皇寨游覽結束后,回到少林寺,坐車回程。 附近景點:少林寺與嵩陽書院、中岳嵩山景區同在登封市境內,時間充裕的游客可以購買三地的聯票,分兩天的時間來游玩,購票鏈接:http://piao.ctrip.com/dest/t7954.html### 。
嵩陽書院位于登封市區以北,因為地處嵩山之陽(南),所以得名。它背依嵩山的主峰—梭極峰,面對流水潺潺的雙溪河,兩側被山峰環抱,書院內外古柏參天,梅、柳、松、竹、銀杏等應有盡有,滿目蒼翠。 嵩陽書院原名為嵩陽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為佛教場所,在隋煬帝時期改為道教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改名為嵩陽書院,以后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宋代“洛派”理學家程顥、程頤、司馬光,范仲淹等都在這里講學授課,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完成的。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時,在這里常同司馬光、范仲淹論證學說。
河南博物院,位于鄭州市農業路,目前是免費開放,游客持有效證件,在大門旁的領票處領取參觀卡后,進入院內參觀。博物院的主要建筑有主展館、東西兩側配廳,主體建筑以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臺遺址—登封元代觀星臺為原型設計而成。游客在博物院內參觀時,可以先從“主展館”開始游覽。 主展館分為三層,設有《中原古文化文明之光》的常設展覽,時間跨度從原始社會延續到明清兩朝,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發展史。游客可以從一層開始,逐層向上、按照展覽的時間順序參觀。在主展館的兩側配廳內,會有一些主題或專題展覽,如:《明清珍寶館》、《河南古代玉器館》等,主題和專題展覽的內容有時會有所調整。
中岳廟位于登封市區以東約3公里,太室山東麓的黃蓋峰下,前身是太室祠,始建于秦代(公元前221-207年),是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現存的建制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規模,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善的古建筑群。 中岳廟采用了傳統的中軸對稱的建筑風格,游覽時,沿著中軸線向前步行游玩即可。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牌坊、遙參亭、崇圣門、竣極門、中岳大殿、御書樓等建筑,其中以中岳大殿氣勢最為雄偉。在中岳廟大門兩邊亭中保存著兩尊石座“翁仲”(神像的一種),翁仲立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已經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中岳廟的主體建筑——峻極殿,也稱中岳大殿。大殿內橫匾上的“威靈鎮佑”是清咸豐皇帝的御筆。大殿頂上的盤龍藻井,雕刻精湛,裝飾華麗。殿前的一對鐵獅子,鑄于金正大二年(公元1225年),是金代文物精品。 在中軸線西側有“祖師殿”,東側有“三仙宮”,三仙宮門外的鐵獅子,是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所鑄的文物,與中岳大殿前的金代鐵獅子可以媲美。景區內古樹參天,有古柏三百多棵,據說不少是漢代以前種植的,這也是中岳廟的一大特點。
黃河博物館,位于鄭州市紫荊山路4號,成立于1965年,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被稱為“黃河巨龍的縮影”。博物館共兩層,分為多個展廳,通過文字、圖片、模型向人們展示了黃河母親河的歷史與歷年來的水患的治理。 館內藏品包括歷史文物、自然標本、書畫、音像圖片四大類。游客在博物館內,可以了解到黃河流域的自然地理地貌、氣候和物產。這里陳列著黃河流域出土的各種動物化石,如:劍齒象牙、高氏羚羊頭骨等。通過博物館的展品,游客們還可以感受到黃河文明發展歷程及燦爛的黃河文化。
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位于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黃河之濱,這里是地上“懸河”的起點,也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1952年,毛澤東主席在此視察黃河,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此指揮抗洪搶險黃河第一橋。 風景區已建成五龍峰、岳山寺、駱駝嶺、星海湖、炎黃二帝等幾大景區。主要景觀有“中華炎黃壇”、“哺育”、“大禹”、“黃河兒女”等塑像,《西游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氣墊船等現代化游樂設施。 在名勝區內,還設有地質博物館,游客在這里可以體驗沙塵暴和地震。此外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去這里的孔雀園看看,園中飼養有比較少見的白孔雀。在黃河邊上還有不少設在游船上的小食店,游客在這些小食店內可以品嘗到黃河鯉魚和黃河白河蝦,味道挺不錯,但是價格比較高。 黃河風景名勝區內的各大景區(景點)之間都有觀光車相連,觀光車的費用:20元/人,游客購買車票后,可以在任意的一個景區前乘坐觀光車到達下一個景區。名勝區內的索道、氣墊船等游樂項目都需要另外付費,費用從20元至80元不等。
塔林里塔的層次只有一、三、五、七四種層次,最高可達15米,造型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圓形、柱形、錐體、瓶體、喇叭體等。按佛制,只有名僧、高僧圓寂后,才設宮建塔,刻石紀志,以昭功德。所以塔的形制層級、高低大小、磚石建筑和雕刻藝術的不同,都體現著逝者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和成就。
北宋皇陵位于鄭州鞏義市孝義鎮西村、芝田鎮、回郭鎮一帶,嵩山北麓伊洛河南岸的丘嶺上,陵區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北宋九帝中,除徽、欽二帝外,均葬于此,統稱“七帝八陵”。還有陪葬皇后陵、親王墓、帝系太子、公主和大臣墓共200多座,形成了龐大的陵墓群。
環翠峪風景區,位于鄭州市西南約50公里的滎陽市廟子鄉境內。景區內主要景點有龍溪宮、花果山大峽谷、杏花村、臥龍臺和八路軍后方醫院等。 龍溪宮是個大溶洞,位于景區內的的天堂山附近的地下100米處,洞內穹頂鐘乳倒懸,有像一條龍的樣子的鐘乳石。景區內的大峽谷,以紅色石頭為主,峽谷內植被茂盛,有不少瀑布溪流,還是觀猴捉蟹的好去處。而在臥龍臺區域內,有古老的鄭漢長城、雄偉的明代古大炮,抗戰將領皮定均還在這里打擊過日寇。 環翠峪風景區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景區內有山有水有溶洞,還能有機會看到可愛的太行獼猴,是登山休閑的好去處。景區附近有農家樂,可以提供食宿。
三皇寨是一處懸掛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個景區山體陡滑,山頂平寬,以峰奇、路險、石怪、景秀聞名中原,是我國北方少有的自然景觀,景區內林木茂盛,品類繁多;地質類型齊全,巖齡古老,構型奇特,發育完整,裸露良好,在有限的范圍內能看到太古、遠古、古生、中生、新生五個地質年代的多種地貌,被地質稱為“天然地質博物館”。 三皇寨因人們為了紀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帶開天辟地之功而命名。 踏遍嵩山的寺廟宮觀,唯有這里敬奉的神靈游離于三教之外,以人祖為宗,虔誠奉祀。景區內主要人文景觀有蓮花寺、清微宮、安陽宮、三皇寺、盤古洞、玉皇廟等。自然景觀有好漢坡、龍脊峽、老虎石、駱駝石、象門關、吊橋、三仙石、千佛迎賓、懸空棧道等幾十處。 三皇寨最宜在深秋游玩,該景區20多平方公里的紅葉林逐次綻放。金風送爽,天朗氣清;山道彎彎,溪水淙淙;層林盡染,紅霞燦燦。
二七紀念塔位于現在的二七廣場上,是為紀念1923年“二七”大罷工的英雄們而建造的。二七紀念塔,為雙身并聯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層,其中塔基座為3層塔身為11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塔內一邊為旋梯,一邊為展室,可登至塔頂,遠眺市容入夜后,多種彩燈內透外照,使雙塔更加絢麗多彩。
位于鄭州市金水區的中國綠化博覽園,是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的室外綠化景點建設展區,景區內分為多個功能區域,有楓湖區、展園區、綠色生活體驗區、休閑娛樂區等區域,眾多區域以“楓湖”為中心,周邊有森林、濕地等生態景觀,還有觀景臺、演藝中心和碼頭等設施供游客選擇游玩。 綠博園游玩的核心景點是園中的各類展園,是綠博園的精華所在。展園有全國三十多個省區市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各地花卉展區,匯聚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珍稀花卉苗木。如:廈門展園的三角梅,新疆、青海的胡楊等等。還有世界各地的不同大洲的花卉展區以及河南各地市的特色花卉展區,可以說在這個綠博園中,游客用半天的的時間,就可以觀賞到祖國各地以及世界各大洲的特色花卉。 除了欣賞千姿百態的花卉,享受綠色大自然帶來的愜意時光,游客在景區內游玩時,還有機會欣賞到各類表演。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五岳的中岳,自古即有“嵩高遺峰” 之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東西綿延60多公里,史載嵩山“山勢高大,北面三峰排闥而立,狀如屏,中峰高矗,聳然獨尊。” 嵩山山巒峻拔崔嵬、壑深谷幽、清泉碧流、秀幽險奇,四季景色,美不勝收。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故有“華山如立,中岳如臥”的說法。 太室山主峰峻極峰海拔1492米,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主要建筑有中岳廟、嵩陽書院。相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涂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 少室山,有三十六峰,山勢陡峭峻拔,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少室山上連天峰為嵩山之西峰,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主要建筑為少林寺。據說,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涂山氏之妹棲于此。人們在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
康百萬莊園是一座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的大型封建地主莊園,是全國三大莊園之一。被稱為豫商的精神家園,中原地區古建筑的典范。莊園的主人——康氏家族,也從明代到民國,顯赫富裕了十幾代、四百多年。 全莊園由十九部分組成,面積極為龐大,主要有住宅區、棧房區、作坊區、南大院、祠堂區等部分,目前對外開放的有棧房區、主宅區、南區等部分區域,游客在1-2小時內,可以步行輕松的游玩整個開放區域。除此之外,莊園的建筑特色和雕刻特色,是值得游客細細品味的。 康百萬莊園的建筑風格既有別于晉商大院,又不同于徽商的別墅、戲樓格局,它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選址標準,在臨街的地方建造樓房、靠山處筑窯洞、河邊設置碼頭,并在一些險峻的地段壘筑寨墻。一座康家莊園,既保留了黃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同時吸收了官府、園林和軍事堡壘建筑的特點,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體。
鄭州世紀歡樂園,是世界第一、中國唯一的大型火車文化主題公園。園區建設以鐵路發展為主線,以一條長3000多米的環園鐵路為連線。建有工業倫敦站、南美雨林站、阿拉伯古堡站、荷蘭風情站、西部牛仔站、世紀中心站六大站區,并陳列著多部退役的各種類型的火車頭實物和不同年代不同型號的火車模型。園區中景點和游樂設施的數量眾多,游客進入景區大門后向右走,可以沿著大門-世紀中心站-工業倫敦站-南美雨林站-阿拉伯古堡站-荷蘭風情站-西部牛仔站-大門的線路游玩。世紀歡樂園內的摩天輪,是目前為止亞洲最高的摩天輪,吊艙有56個,重達數千噸;這里還有長達888米全國最長的老金礦過山車;更有建中原地區首家4D影院。此外還有秒速20米彈射到40米高空的“探空飛梭”;高空“水上懸掛過山車”,高48米的“高空飛翔”,在彎急坡陡、迂回曲折的長325米的軌道上做無定向自由旋轉運動的“自旋滑車”;運行高度達17.5米帶您在空中360度優美狂野地舞蹈的“極速風車”,高24米以連貫的跳躍運動讓您感受失重與超重交替的驚險刺激的“跳躍云霄”等刺激無比的游樂設施。景區在節假日期間,游客數量會增加許多,很多游樂設施前都會有長長的隊伍,游客此時前往,需要有心理準備。
鄭州旅游攻略指南:鄭州旅游景點,鄭州旅游景點排名,鄭州景點推薦,鄭州景點大全,鄭州旅游必去景點,鄭州景點介紹,同程旅游攻略社區! 靠譜的旅游攻略平臺,提供最佳的鄭州旅游攻略,自助游、自由行、自駕游、跟團旅線路,海量鄭州旅游景點圖片、游記、交通、美食、購物、住宿、娛樂、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鄭州旅游信息就到同程旅游攻略。